第 13 节 两小无猜,终是两不相见——张幼谦《一剪梅》(第1页)

一剪梅

同年同日又同窗。不似鸾凤, 谁似鸾凰。 石榴树下事匆忙, 惊散鸳鸯, 拆散鸳鸯。

一年不到读书堂。 教不思量, 怎不思量。 朝朝暮暮只烧香,有分成双, 愿早成双。

上回说到南宋时期大诗人陆游的一段广为人知的爱情故事,今天呢,我们来聊一个当代不那么出名的爱情故事。

故事的主人公,据说也是一位南宋时期的文人,名唤张幼谦。但是历史上有没有这个人,都是一个大问题。为什么这么说呢?张幼谦的故事,据学者研究,最早出自元代郭霄凤的志怪小说集《江湖纪闻》,这本集子呢,记载的大多数是宋末元初江湖上流传的一些奇闻异事。我们后来独到的署名张幼谦的几首词,譬如咱们今天要讲的这首,最原始都是这个小说的一些个配诗。

大家上学的时候,大概都读过一些古代的小说,往往小说写着写着,人不好好说话,忽然就来一首诗。这个创作形式,最原始应该是古代说书人在讲故事的时候为了现场气氛而设置的,这东西一点不新鲜,现如今说相声的,在表演开始前,往往也要念两句诗,为的是快速聚拢观众耳音,以便演员马上进入表演,这样演员先定住了场,故称为定场诗。郭德纲上台念「床前明月光,我是郭德纲」,就是这个意思。

定场诗这个东西,千万不能当成真的,比如说《封神演义》里面,商纣王对女娲不敬,创作了一首七言律诗,这明显就是出错了,成熟的七律那可得到唐朝了不是么。所以我们也有理由认为,这个词的作者并不是什么张幼谦,而很有可能是这个写小说的郭霄凤为张幼谦的故事量身定做的。

所以呢,人当不得真,词的作者也当不得真,但这个故事却有些意思。从元代以来,明清两朝都对这个故事有多个版本的改编,像是冯梦龙的《情史》中有,凌蒙初的《三言二拍》里有,明末还有个专门的传奇《景园记》,也是说张幼谦的故事的。故事这么火,可见这个故事本身是有魅力的,深得人民群众的喜爱。

下面我们就结合这首词,来聊聊这个故事。

头一句,【同年同月又同窗】,这说的是故事的男主人公张幼谦和女主人公罗惜惜。据说,南宋末年端平年间,浙东有两户人家,一户姓张,是个官宦家庭,却已经家道中落穷了下来,另一户姓罗,是刚刚兴起的富户,张家生了个小子,取名张幼谦,罗家生了个千金,取名罗惜惜,巧的是两个孩子同日出生,这就是词里面说的同年同月。后来年龄稍大一点,罗家就
(本章节未完结,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)